目的地搜索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津门共忆烽火路 民族团结一家亲丨政行学子赴天津博物馆参观“津沽烽火 浩气长歌——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展”
2025-10-17 16:36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为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深切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以及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推动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10月上旬,政行学院组织各民族学生代表赴天津博物馆参观了“津沽烽火 浩气长歌——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展”。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缓步穿行于展厅之中,仿佛踏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他们驻足在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前——那锈迹斑斑的军用水壶上依稀可见战火的痕迹,在那泛黄的家书中字字泣血地诉说着家国情怀;他们凝望着一幅幅详实的图片资料,照片中战士们坚毅的眼神、百姓期盼的目光,无不令人动容;他们置身于逼真的场景复原中,每一处细节都让历史变得真切可感。通过这些珍贵的史料,同学们深入探究了天津地区抗日战争从爆发直至胜利的完整历史脉络,研习了平津抗战、冀东抗日根据地建设等关键战役和重要事件,听闻了无数普通民众舍生忘死、支援前线的感人故事。

令同学们尤为动容的是,展览中充分呈现了各民族同胞不分你我、团结协作、共赴国难、守护家园的史实。其中有关于回族同胞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部队运送物资的记载,也有各族群众共同修复被毁家园的老照片……这些生动的历史见证,使“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每个人心中深深扎根。在追忆历史、缅怀先烈的进程中,各族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也愈发坚实。

本次参观活动,不只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教育课程,更是一场蕴含深刻意义的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它使学生们深切感悟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架构以及血脉相通的民族情感,进而激发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拼搏的坚定意志。同学们一致表示,会把此次参观所获感悟转化为切实行动,如同先辈们那般团结协作、相互扶持、共同进步,促使民族团结之花于校园中绚烂盛开,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内心高高飘扬。

一场跨越时空的参观之旅,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同学们心中更为明晰。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将诸多话语凝练成一句句共同心声,表达出他们的共鸣与决心。

加依克·赛尔克哈孜同学满怀深情地说道:“目睹历史上各族同胞携手并肩、共同战斗的情景,我深切感悟到,在中华民族面临最为严峻危难的时刻,并不存在民族的界限,唯有身为中华儿女的一片赤诚之心。‘我们是一家人’这一表述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之中的共同记忆。从历史延续至未来,只要我们紧密相握彼此的双手、心心相印,就必定能够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西热措姆感慨而言:“泛黄的家书、锈蚀的刀枪……每一件文物皆如一位缄默的讲述者,缓缓诉说着一段全体中国人民共有的记忆。最令我震撼的,是‘共赴国难’这四个字的沉重意蕴。它意味着,当灾难降临时,从海河之畔至天山脚下,所有民族的命运皆紧密相连。历史昭示我们,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我们应如石榴籽般紧密相拥,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迪力努尔·艾海提表示:“此次参观使我深刻感悟到,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困苦时期,各民族宛如紧密团结的羊群,携手共同抵御法西斯的严峻挑战。尽管我们有着不同的语言和习俗,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仅有一个共同的称谓——中华民族。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增进交流,深化彼此的认识,让这份以鲜血和汗水铸就的团结,在我们这一代得以进一步巩固。”

马蓝同学言辞笃定地表示:“当我们一同伫立在这些历史见证物前,我才真切领悟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这份认同感,源自我们共有的历史记忆,亦必将引领我们携手开创美好的未来。今后,我会更为积极主动地与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彼此借鉴,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持续书写民族团结的崭新篇章。”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69 | 政治与行政学院